2024-08-15 李晚凝 风俗小资讯
五行八字学
五行八字学,又称四柱预测学,是一种中国传统命理学,通过人出生的年月日時辰来推算其命运。
起源和历史
五行八字学起源于古代中国,据说是黄帝时代的风后所创。它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,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这五种元素构成,这五种元素相互作用,不断变化,形成不同的吉凶。
八字学则基于五行学说,将人的生辰年月日時辰划分为八个柱子,每个柱子对应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,一共有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,因此称为“八字”。
原理
五行八字学认为,出生时天地间的五行气场对人有影响,这些气场会形成一个人的命局。命局中五行生克制化,吉神凶煞交错,形成了一个人的命运轨迹。
八字学的基本原理可以为:
五行相生相克:金生水、水生木、木生火、火生土、土生金。反之,金克木、木克土、土克水、水克火、火克金。
十神:每柱天干地支组合为一个十神,代表不同的性格和命运特征,如正印、偏印、正官、偏官、正财、偏财、比肩、劫财等。
喜用神:通过五行相克、十神相生相克,找出命局中对命主有利的五行和十神,称为喜用神。
忌神:命局中对命主不利的五行和十神,称为忌神。
运用
五行八字学可以应用于以下方面:
预测命运:推算一个人的性格、事业、财运、婚姻、健康等方面的吉凶祸福。
择吉择凶:选择合适的时机办大事,如结婚、搬家、开业等,以趋吉避凶。
推算流年:根据八字和流年的五行生克变化,预测每年的大致运势。
合婚:分析两个人八字的相合程度,推算婚姻的成败好坏。
争议
五行八字学作为一种传统命理学,其科学性一直存在争议。一些人认为其有一定道理,可以作为参考;也有人认为其缺乏科学依据,不可信。
总体而言,五行八字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,它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虽然其科学性尚待证实,但它仍然是许多人了解自己命运、寻求精神寄托的一种方式。
五行八字自动取名*
步骤:
1. 输入您的出生日期、时间和地点。
2. * 将根据五行八字自动生成姓名候选列表。
3. 从候选列表中选择您喜欢的名字。
注意:
此* 仅提供参考建议,zui 终取名决定应由您自行做出。
五行八字取名需要专业知识和谨慎,建议咨询有经验的命理师。
开始取名:
[点此进入五行八字自动取名* ]()
五行八字查询网站:
八字网:
中华命理网:
万年历:
吉祥网:
紫微斗数网:
使用方法:
1. 访问上述网站之一。
2. 在指定字段中输入您的出生日期、时辰、性别。
3. 点击“查询”或“测算”。
查询结果:
五行八字查询结果通常包括以下内容:
生辰八字:您的出生年份、月份、日期、时辰。
五行: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这五种元素在您的八字中的分布。
十神:比肩、劫财、食神、伤官、偏财、正财、七杀、正官、偏印、正印。
干支关系:天干和地支的组合关系。
神煞:吉凶神煞的分布。
五行生克: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。
注意:
五行八字查询仅供参考,不代表绝对的命运。
不同网站的查询结果可能略有差异。
建议咨询专业命理师对五行八字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。
五行八字查询表
阳历公历时间换算农历传统节气表格:
| 公历年份 | 农历年份 | 农历传统节气 |
||||
| 2023 | 癸卯 | 立春2月4日 雨水2月19日 惊蛰3月6日 |
| 2024 | 甲辰 | 春分3月21日 清明4月5日 谷雨4月20日 |
| 2025 | 乙巳 | 立夏5月5日 小满5月21日 芒种6月6日 |
| 2026 | 丙午 | 夏至6月21日 小暑7月7日 大暑7月23日 |
| 2027 | 丁未 | 立秋8月7日 处暑8月23日 白露9月8日 |
| 2028 | 戊申 | 秋分9月23日 寒露10月8日 霜降10月23日 |
| 2029 | 己酉 | 立冬11月7日 小雪11月22日 大雪12月7日 |
| 2030 | 庚戌 | 冬至12月22日 小寒1月6日 大寒1月20日 |
| 2031 | 辛亥 | 立春2月4日 雨水2月19日 惊蛰3月6日 |
| 2032 | 壬子 | 春分3月21日 清明4月5日 谷雨4月20日 |
| 2033 | 癸丑 | 立夏5月5日 小满5月21日 芒种6月6日 |
| 2034 | 甲寅 | 夏至6月21日 小暑7月7日 大暑7月23日 |
| 2035 | 乙卯 | 立秋8月7日 处暑8月23日 白露9月8日 |
| 2036 | 丙辰 | 秋分9月23日 寒露10月8日 霜降10月23日 |
| 2037 | 丁巳 | 立冬11月7日 小雪11月22日 大雪12月7日 |
| 2038 | 戊午 | 冬至12月22日 小寒1月6日 大寒1月20日 |
年干支对应表:
| 年份 | 年干支 |
|||
| 1912 | 壬子 |
| 1913 | 癸丑 |
| 1914 | 甲寅 |
| 1915 | 乙卯 |
| 1916 | 丙辰 |
| 1917 | 丁巳 |
| 1918 | 戊午 |
| 1919 | 己未 |
| 1920 | 庚申 |
| 1921 | 辛酉 |
| 1922 | 壬戌 |
| 1923 | 癸亥 |
| 1924 | 甲子 |
| 1925 | 乙丑 |
| 1926 | 丙寅 |
| 1927 | 丁卯 |
| 1928 | 戊辰 |
| 1929 | 己巳 |
| 1930 | 庚午 |
| 1931 | 辛未 |
| 1932 | 壬申 |
| 1933 | 癸酉 |
| 1934 | 甲戌 |
| 1935 | 乙亥 |
| 1936 | 丙子 |
| 1937 | 丁丑 |
| 1938 | 戊寅 |
| 1939 | 己卯 |
| 1940 | 庚辰 |
| 1941 | 辛巳 |
| 1942 | 壬午 |
| 1943 | 癸未 |
| 1944 | 甲申 |
| 1945 | 乙酉 |
| 1946 | 丙戌 |
| 1947 | 丁亥 |
| 1948 | 戊子 |
| 1949 | 己丑 |
| 1950 | 庚寅 |
| 1951 | 辛卯 |
| 1952 | 壬辰 |
| 1953 | 癸巳 |
| 1954 | 甲午 |
| 1955 | 乙未 |
| 1956 | 丙申 |
| 1957 | 丁酉 |
| 1958 | 戊戌 |
| 1959 | 己亥 |
| 1960 | 庚子 |
| 1961 | 辛丑 |
| 1962 | 壬寅 |
| 1963 | 癸卯 |
| 1964 | 甲辰 |
| 1965 | 乙巳 |
| 1966 | 丙午 |
| 1967 | 丁未 |
| 1968 | 戊申 |
| 1969 | 己酉 |
| 1970 | 庚戌 |
| 1971 | 辛亥 |
| 1972 | 壬子 |
| 1973 | 癸丑 |
| 1974 | 甲寅 |
| 1975 | 乙卯 |
| 1976 | 丙辰 |
| 1977 | 丁巳 |
| 1978 | 戊午 |
| 1979 | 己未 |
| 1980 | 庚申 |
| 1981 | 辛酉 |
| 1982 | 壬戌 |
| 1983 | 癸亥 |
| 1984 | 甲子 |
| 1985 | 乙丑 |
| 1986 | 丙寅 |
| 1987 | 丁卯 |
| 1988 | 戊辰 |
| 1989 | 己巳 |
| 1990 | 庚午 |
| 1991 | 辛未 |
| 1992 | 壬申 |
| 1993 | 癸酉 |
| 1994 | 甲戌 |
| 1995 | 乙亥 |
| 1996 | 丙子 |
| 1997 | 丁丑 |
| 1998 | 戊寅 |
| 1999 | 己卯 |
| 2000 | 庚辰 |
| 2001 | 辛巳 |
| 2002 | 壬午 |
| 2003 | 癸未 |
| 2004 | 甲申 |
| 2005 | 乙酉 |
| 2006 | 丙戌 |
| 2007 | 丁亥 |
| 2008 | 戊子 |
| 2009 | 己丑 |
| 2010 | 庚寅 |
| 2011 | 辛卯 |
| 2012 | 壬辰 |
| 2013 | 癸巳 |
| 2014 | 甲午 |
| 2015 | 乙未 |
| 2016 | 丙申 |
| 2017 | 丁酉 |
| 2018 | 戊戌 |
| 2019 | 己亥 |
| 2020 | 庚子 |
| 2021 | 辛丑 |
| 2022 | 壬寅 |
| 2023 | 癸卯 |
月干支对应表:
| 月份 | 月干支 | 节气 |
||||
| 正月 | 甲寅 | 立春 |
| 二月 | 乙卯 | 雨水 |
| 三月 | 丙辰 | 惊蛰 |
| 四月 | 丁巳 | 春分 |
| 五月 | 戊午 | 清明 |
| 六月 | 己未 | 谷雨 |
| 七月 | 庚申 | 立夏 |
| 八月 | 辛酉 | 小满 |
| 九月 | 壬戌 | 芒种 |
| 十月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