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-09-06 王颜汐 风俗小资讯
年柱:庚寅(1620年)
月柱:辛卯
日柱:丙申
时柱:丁丑
朱慈炤不是暴露的,而是被清军击败并俘虏的。
1645年,清军攻入南京,朱慈炤仓皇出逃。途中,他被清军追上,并在铜陵县被俘。
朱慈炯()
明朝潞王,明熹宗朱由校的次子。
1634年封潞王,驻固始。
李自成攻破北京后,朱慈炯自称监国,守卫扬州。
1645年,清军攻破扬州,朱慈炯被俘并处死。
朱慈焕()
明朝周王,明熹宗朱由校的第五子。
1633年封周王,驻洛阳。
明朝灭亡后,朱慈焕隐姓埋名,出家为僧。
清朝顺治十六年(1659年),朱慈焕被清廷发现,软禁在北京。
1682年,朱慈焕在北京去世。
两者比较
朱慈炯和朱慈焕都是明熹宗的儿子。
两人都曾经是明朝藩王。
两人都参加了抗清斗争。
朱慈炯在抗清斗争中被俘并处死,朱慈焕则隐姓埋名,出家为僧。
朱慈炯
简介
朱慈炯(1629年12月4日-1646年4月24日),明朝末代皇太子,明思宗朱由检和周氏的嫡长子。
早年生活
朱慈炯出生于北京皇宫,幼时聪慧过人,深受明思宗宠爱。他自幼熟读经史,通晓文武,为人孝顺仁慈。
被立为太子
崇祯十三年(1640年),明思宗与袁崇焕商议立朱慈炯为太子。次年(1641年),因皇次子朱慈焴病故,朱慈炯正式被册立为太子。
监国期间
崇祯十六年(1643年),李自成的农民军逼近北京。明思宗命朱慈炯监国,自己则率领残军出城迎战。明军惨败,崇祯帝自缢于景山。
即位与殉国
崇祯帝殉国后,朱慈炯继位为帝,改元弘光。但此时明朝已名存实亡,清军已入关。弘光帝在南京登基后仅四十天,即被清军攻破。朱慈炯被俘后,被清廷押回北京,幽禁于紫禁城。
身陷囹圄与遇害
清顺治三年(1646年),朱慈炯被押送至昌平天寿山戒台,与皇弟周王朱慈焕、桂王朱由榔等一并处死。年仅十六岁。
历史评价
朱慈炯作为明朝末代皇太子,其悲惨结局令人扼腕叹息。他虽为人仁慈,但生不逢时,在明朝覆灭的浩劫中未能发挥出其才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