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1-05 张婉若 风俗小资讯
罗江唐八字,指中国四川省罗江县唐家所藏的八套汉隶石刻,为东汉名臣唐扶墓群石刻,出于后汉灵帝熹平四年(175年)和熹平六年(177年)。内容多为碑、碣、亭碑、颂德之作等。从东晋时起,这些石刻一直被视为法书名品,几度失而复得,现藏于四川博物院。
罗江唐八字石刻大多是汉碑,以碑、颂、碣等为主。其中最著名的是《唐君寿碑》。该碑为四方形石柱,高约1.8米,宽约0.75米,刻“汉故左中郎将唐君寿碑铭”15行,共计420余字。碑文撰写于东汉灵帝熹平四年(175年),书写于熹平六年(177年),书风古朴严谨,运笔刚劲有力,气势雄健,为东汉名碑之一。
此外,还有《唐伯通碑》、《唐夫人马氏碑》、《唐伦碑》、《唐忠辟碑》、《唐显碑》、《唐辅碑》、《唐昌碑》等。这些石刻的内容大多是颂扬唐氏家族的功绩,或记录唐氏家族成员的生平事迹。石刻的书法风格各异,有隶书、楷书、行书等,其中以隶书最为精湛。
罗江唐八字石刻最初被安置在唐扶墓前,后几度失而复得。东晋时,书法家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到此游览,对石刻赞不绝口,并将其临摹下来。唐代时,石刻被移至县衙内收藏。宋代时,石刻被毁于战乱。
明代嘉靖年间,罗江知县唐汝楫将石刻重新发现,并将其修葺一新。清代雍正年间,石刻再次被毁于火灾。乾隆年间,石刻又被重新搜集并修复。后来,石刻被移至成都文庙收藏。1950年,石刻被移至四川博物院收藏,至今仍是该院的镇院之宝。
罗江唐八字石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。这些石刻是东汉时期隶书的代表作,不仅内容丰富,而且书法精湛。从书法风格上看,石刻既有古朴严谨的一面,又有刚劲有力的一面,展现了隶书的独特风采。
罗江唐八字石刻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件重要事件。这些石刻对后世书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唐代书法家颜真卿、柳公权等人都曾临摹过这些石刻,并从中汲取营养,发展出了自己的书法风格。
罗江唐八字石刻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瑰宝,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。这些石刻不仅是书法爱好者学习临摹的范本,也是研究中国书法史的重要资料。